自考復習需要重視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圍繞大綱來的,所以復習一定要緊扣考試大綱,再結合考試大綱來弄懂重點、難點、疑點。因為考試大綱一般都是含有命題來指導思想工作、考試范圍、命題要求等重要信息。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重慶自考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27129國際旅游與客源國概況復習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自考27129國際旅游與客源國概況復習資料
一、課程設置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國際旅游與客源國概況》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系統地學習本課程的基本知識,掌握本課程的學習方法,了解世界及中國旅游業發展趨勢,掌握中國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從而深刻認識到我國入境旅游要想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須不斷提升我國旅游資源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真正實現我國從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的轉變。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共分八章,在充分認識國際旅游業和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要全面地了解并熟練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國家,特別是作為我國主要客源市場的歐美、日韓及東南亞各國,在歷史沿革、自然與人文環境、經濟發展水平、旅游業現狀及旅華市場新特點和新情況,掌握我國主要客源國的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藝術、風土人情、性格習俗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概況,旅游資源特色和主要游覽勝地分布,并初步掌握接待不同國家、不同階層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為從事旅游管理、賓館服務、翻譯導游等工作打基礎。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的前修課程包括旅游學、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學等,這些課程的學習為本門課程打下理論基礎,而本門課程則是把前修課程的理論與我國各主要客源國的實際結合起來。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世界及中國旅游業
(一)課程內容
全面介紹世界及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歷史,發展趨勢,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歷程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世界旅游組織的產生與發展,世界旅游組織的性質與作用,世界旅游組織對全球旅游業發展的影響;簡單介紹世界六大旅游市場。
(二)學習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全面了解世界與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狀況,對世界旅游組織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尤其應該對世界旅游組織關于全球旅游市場的劃分以及各個市場區域的基本特征有明確、清晰的認識,為深入研究國際、國內旅游發展態勢,為正確分析與評價我國的海內外旅游市場范圍奠定基礎。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最早的國際性旅游產生的大概時間和地點,世界上第一家誕生的旅行社名稱和誕生的時間;世界上第一家現代化飯店賓館。什么是“旅游革命”?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歷史;
世界旅游組織劃分的六大旅游市場。東亞及太平洋旅游區的范圍、經濟發展水平分類;南亞旅游區的范圍和旅游業發展的特點;中東旅游區的范圍;歐洲旅游區的具體分類,該區旅游資源的特點;美洲旅游區的范圍和旅游業發展的特點;非洲旅游區的范圍、經濟發展特點和旅游業發展特點。
2、掌握:旅游業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綜合性;世界旅游組織的簡況;中東旅游區的位置特點、重要性,是哪些宗教發源地等。
3、熟練掌握:世界旅游業的發展階段及其每個階段的特征;為什么說旅游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新世紀世界旅游業的發展趨勢;世界旅游發展將出現的新的變化是什么?旅游業在中國新時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中國海外客源市場分析
(一)課程內容
全面介紹了中國海外旅游客源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旅華游客的地域構成;詳細介紹了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特征,包括地域結構特征、性別與年齡結構特征、職業結構特征、旅游目的、方式、次數和停留時間變化、海外游客在國內的流量與流向分析等;重點介紹了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發展趨勢。
(二)學習要求
了解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形成過程,熟悉外國旅華游客的地域構成,即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在我國客源市場中的地位。掌握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各方面的特征,以便很好地為開拓海外市場打下基礎。要掌握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發展趨勢。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中國國際旅行社成立的時間;簡要了解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形成過程。來華入境旅游者的性別與年齡結構特征、職業構成特征。
2、掌握:來華入境旅游者中,港、澳、臺及華僑游客始終占來華入境的絕大多數。來華入境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方式、次數和停留時間有何變化;入境游客在我國國內的流動。
3、熟練掌握:外國旅華游客的地域構成和特征;入境游客在我國國內的流量流向分析。中國海外客源市場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 東亞太地區主要客源國
(一)課程內容:
全面介紹東亞太各主要客源國的情況,日本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日本旅游業的發展、日本旅華市場的特點;韓國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韓國旅游業的發展、韓國的旅華市場的特點;蒙古國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蒙古國旅游業的發展、蒙古國的旅華市場特點;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澳大利亞旅游業的發展、澳大利亞旅華市場特點;新西蘭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新西蘭旅游業的發展、新西蘭旅華市場的特點。
(二)學習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牢固樹立東亞太地區作為我國旅游海外客源市場重要性的認識。對該市場范圍內的日本、韓國、蒙古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五國的自然環境、經濟與社會文化、民俗風情等基本的旅游要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運用對比的方法掌握五國的旅游業發展情況、旅華市場的特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日本的自然環境,包括位置和領土組成、地形、資源和氣候特點等;日本的政治體制、民族構成、宗教信仰、具有日本特色的傳統節慶活動和祭祀,日本人的禁忌等。什么是日本的“積蓄型消費者”和“工薪型消費者”。韓國的自然環境,包括韓國的位置、領土構成、地形、主要河流和氣候類型等;韓國的歷史、文化特點,韓國文化與中國的淵源,韓國的政治體制、民族構成、宗教信仰、主要節日與禁忌等。蒙古國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特點、主要河流和湖泊,蒙古國的歷史、建國時間、政治體制、主體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包括面積、海陸位置、氣候特點、主要礦產資源等;澳大利亞的歷史發展特點、人口構成、宗教信仰,主要的風俗等。新西蘭的自然環境,包括位置與組成、地質特點和氣候特點、人口構成與宗教信仰等。
2、掌握:日本“明治維新”的意義,日本經濟發展特點,主要產業部門;日本禮儀的特點,主要飲食習慣等,日本旅游資源的特色,日本旅華市場現狀分析。韓國的社會風情與習俗,韓國飲食的特點;韓國旅游資源的特點和主要旅游景點。蒙古國的經濟特點、主要社會風情與習俗、主要的樂器和娛樂活動等,蒙古國的主要旅游資源特色、旅游業的現狀。澳大利亞的經濟基本特征,其旅游資源的特色,澳大利亞旅華市場出現的新特點。新西蘭的經濟發展特點,主要的風情與習俗,旅游資源特色等。
3、熟練掌握:近幾年日本海外旅游市場的變化,市場結構的變化,促進日本旅華市場增長的因素,保持和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到我國旅游的措施。韓國旅華市場的特點、目前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的促銷對策。澳大利亞旅華市場穩步增長的原因,影響澳大利亞旅華市場的主要因素。新西蘭旅華市場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第四章 東南亞地區主要客源國
(一)課程內容
詳細介紹了東南亞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和旅游資源特色。詳細介紹了東南亞主要旅華客源國(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自然環境、社會與文化特征、旅游業的發展和旅華市場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二)學習要求
通過學習,要了解該地區整體的經濟、社會、環境特點等,重點掌握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五個主要國家地理環境、社會風情、民族習慣、主要旅游資源和在旅游業發展中的經驗,旅華市場的特點等。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東南亞名稱的來歷、范圍和組成國家,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類型。新加坡的自然環境,包括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特點,新加坡的民族構成、宗教信仰、官方語言、政治體制。馬來西亞的自然環境,包括其領土組成、位置、氣候類型等,了解其民族構成、宗教信仰、官方語言等。馬來西亞旅華市場的特點與潛力。了解泰國的原名稱是暹羅,泰國一詞的意思是“自由之地”,泰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點與組成、重要河流、氣候類型等。泰國的主要民族構成、宗教信仰、語言等。印度尼西亞的自然環境,包括位置及重要性、領土特點、氣候類型、豐富的物產與資源、主要民族、宗教信仰等。了解菲律賓的自然環境,包括位置、組成、氣候類型;菲律賓的民族構成、宗教信仰、語言特點等,菲律賓旅華市場的特點與潛力。
2、掌握:新加坡的經濟特點和主要部門,新加坡不同民族的社會風情與習俗等,新加坡旅華市場的特點。馬來西亞的社會風情與習俗、主要節假日等。泰國的社會風情與習俗、主要禮節和節日等,泰國的經濟發展特點,泰國的旅游業概況等。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特點、社會風情與習俗,包括服裝、飲食的特點、禮節、禁忌等。印度尼西亞旅華市場特點。掌握菲律賓的旅游資源特點。
3、熟練掌握:東南亞旅游資源的特征。新加坡旅游業發展的經驗。馬來西亞發展旅游業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問題?東南亞地區為什么長期以來始終是我國傳統的海外客源國?
第五章 歐洲主要客源國
(一)課程內容
簡要介紹歐洲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特點和旅游業發展概況。詳細介紹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五國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旅游業的發展和各國旅華市場情況。
(二)學習要求
通過學習,掌握我國在歐洲的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學習他們發展旅游業的經驗和管理理念,做大做強我國的旅游產品,拓展在歐洲的市場范圍。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歐洲的海陸位置,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歐洲主要的氣候類型。英國的全稱與領土組成、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等 。法國的全稱及地理位置、主要鄰國、氣候類型及特點、地形的組成等。德國的全稱、地理位置、主要鄰國、地形特點、主要河流與氣候類型等。意大利的全稱、地理位置、領土構成、氣候特點等。俄羅斯的全稱、地理位置,主要鄰國、氣候類型及其特點等。
2、掌握:英國的歷史、英國在文學藝術方面的代表性人物,英國的政治體制、主要政黨有哪些?英國經濟發展特點,英國的民族構成與主要的宗教信仰,英國人的主要飲食習慣、社會風情與習俗等。法國歷史、文化特點與名人,法國經濟發展特點,主要的產業部門和分布區域,法國的政治體制,法國的人口構成、飲食習慣、社會風情與習俗特點等。德國的歷史、在文化領域的成就、經濟發展特點、重要的產業部門和主要的港口、政治體制等,民族組成、宗教信仰等,德國人的飲食習慣、社會風情與習俗等。意大利的歷史、文化成就,經濟發展特點、重要產業部門,政治體制與主要政黨,民族構成與人口分布,意大利的飲食特點、社會風情與習俗等。俄羅斯的歷史、文化方面的成就及重要名人,經濟發展特點,政治體制,民族構成,飲食習慣、社會風俗與習俗等。
3、熟練掌握:英國旅游業的發展歷程,主要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及主要的旅游名勝,我國對英國旅華市場促銷戰略等。法國主要的旅游資源及主要的名勝古跡。德國成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國的原因,德國旅華市場的特點與對德旅華市場促銷戰略。意大利的旅游資源特色、主要名勝古跡等。俄羅斯旅游資源特色和主要名勝,旅華市場需求特征和對俄羅斯旅華市場開發戰略等。
第六章 北美洲主要客源國
(一)課程內容
詳細介紹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旅游業的發展特點和兩國旅華市場的特點及開拓戰略。
(二)學習要求
北美洲是中國一個重要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場,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在來華的海外客源國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頭號旅游大國,其強大經濟實力支配下表現出來的極高的旅游消費水平,為世界各旅游目的地所垂涎。因此要全面了解他們的自然環境特色、歷史與文化、掌握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消費偏好,揚長避短地發揮我們的優勢,有的放矢地開展旅游營銷活動,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美國的全稱、美國的領土組成與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特點及其評價,美國的民族構成與人口分布、宗教信仰等,了解美國的發展歷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特點及其評價,人口構成與分布,宗教信仰等。
2、掌握:美利堅民族的性格特點,掌握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禁忌、飲食、穿衣習慣等,美國經濟的一般特征,美國主要的產業部門與分布,美國的政治體制等。加拿大的歷史、政治體制,掌握加拿大的經濟特征,社會風情、飲食習慣等。
3、熟練掌握:美國經濟之所以比其他國家發展更為迅速的原因。美國旅游業高度發達的原因,美國旅游資源特色與主要名勝,美國旅華市場保持穩步增長的原因,進一步開拓美國旅華市場的策略。加拿大主要的旅游資源和主要的旅游城市等,加拿大旅華市場的現狀是什么?影響加拿大旅華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 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僑華人
(一)課程內容
詳細介紹香港、澳門、臺灣三地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特征、三地旅游業的總體狀況;海外華僑、華人的由來與發展,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華僑華人對居住國和祖國的貢獻,海外華僑華人的中國文化情結,華僑華人是我國海外客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習要求
全面完整地掌握香港、澳門、臺灣三地的自然環境、社會制度的差異、旅游業發展等,掌握海外華僑華人在世界的分布,是我國海外客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等。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香港的組成、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和氣候類型等,香港回歸祖國的時間,香港人口構成與宗教信仰等。澳門的組成、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澳門人口的構成與宗教信仰。臺灣的組成、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分析、氣候特點等,臺灣的民族構成與分布。中國歷史上三次海外移民高潮時間,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2、掌握:香港的歷史與文化特點,香港經濟發展特點,主要產業部門,香港的政治特點,
掌握香港的社會風情與民俗。掌握澳門的歷史與文化特點,澳門經濟特征,澳門社會風情與習俗等,澳門旅游業的產業地位。掌握臺灣的歷史發展與文化特征,臺灣的經濟特點與主要產業部門,臺灣政治的演變,臺灣社會風情與民俗等。臺灣旅游資源特色及主要名勝,臺灣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中國歷史上向海外移民的原因
3、熟練掌握:香港旅游資源特色及主要名勝,香港赴內地旅游市場特征,香港旅游市場的開發戰略。澳門旅游業的發展歷史、其旅游資源特色及主要名勝,澳門旅游業發展的特點與趨勢。臺灣赴大陸旅游市場特征及其開發策略。海外華僑華人對居住國的貢獻,華僑華人對中國的貢獻,華僑華人的中國文化情結的表現,華僑華人在中國海外旅游市場中的作用。
第八章 其他地區
(一)課程內容
印度、埃及、以色列三國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特征、旅游業的發展與三國旅華市場的特征與開發策略。
(二)學習要求
由于種種原因,南亞和中東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國際旅游客源市場中的薄弱環節。通過本章的學習,加強對這一地區的認識與了解,對于拓展中國旅游客源市場,吸引更多的該地旅游者來華旅游,逐步填補這一市場領域的空白,有著十分重要發意義。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南亞的組成、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歷史發展、經濟特征及主要產業部門。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自然資源、氣候類型與特點,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與種姓。北非與中東的區域構成、兩地的氣候特點、文化發展、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類型與特點、資源狀況等,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與語言等。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等,人口構成與宗教信仰等
2、掌握:印度的歷史、政治體制、經濟特征,印度的社會風情與習俗、飲食結構、禁忌、民族、宗教與種姓等。埃及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經濟發展特點與政治體制,埃及的社會風情與習俗、飲食結構等。以色列的歷史與文化,經濟特點與主要產業,社會風情與習俗等。
3、熟練掌握:印度旅游業發展的特點,促進印度旅游業發展的積極因素,印度旅華市場開發中的問題及對策。南亞與中東地區為什么長期始終是我國海外旅游客源市場的薄弱地帶?以色列的旅游資源特色與主要名勝。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
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三個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
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歸納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
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與記憶相關內容的成因和特點。
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本課程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陳家剛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內容多,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識面較多,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關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如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對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章節的覆蓋密度。
2、考試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重慶自考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重慶自考自考題庫】【重慶自考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